此機組是先前問題探討中說明過的機組,
此機組的容量約只有200公升左右,(瞞天過海?)
但對應組裝的集熱板也是2片集熱板,對外號稱是進口,
是真的原裝進口呢?或是國外進口材料而台灣加工呢?
但這不是在此探討的重點,真正的重點是在於桶子內的那支80~ 90c m長的PB管;
我個人在組裝太陽能熱水器時,一直無法認同使用PB管這種材料當循環管(熱水管),
因為P字開頭的材料屬塑膠製品,水的沸點是為100度c,
而PB管就算是最高耐熱度為115度左右,
但是還是無法長期使用,管內因熱水而受熱加上表面紫外線照射緣故,
塑膠製管會因受熱而漸漸硬化,進而脆化而產生龜裂而漏水,
然而這些在一開始就會與消費者說明,但偶爾還是會偶消費者選用,
當然不說明而直接使用的廠商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但是...這還是次要的而已;
如圖所示可見到,此一型號的機組組裝時,因生產線將冷進水位置做在桶子上方,
相關的組裝工程人員又因不懂該如何應變,或是該公司教導的工法所致,
竟然在冷進水管處也就是儲熱桶桶裡,加裝了一支80~ 90c m長的PB管,
以為如此就可以將冷水導致下方不與熱水產生混合衝突,
偶爾會在外面遇到總說自己的產品好然而任意抨擊他人的廠商,說我不懂他們的工法?
我個人在這行業裡有也好一段時日了,都不知拆卸過多少種類的機組了,
哪會還不知道這種做法呢?
這樣做的話,假設軟性PB管不因水壓而伸直,
直接對熱循環管導進的熱水直接造成衝突,而造成冷熱混合導致水溫急訴驟降,
再者如因加壓機馬達的壓力送水進桶內時,如果軟性PB管因此而伸直的話,
居家使用的熱水則屬直接混合冷水進到衛浴設備使用,
致使使用老是覺得水溫熱度不夠,進而一直啟用所謂的微電腦控制系統加熱,
這樣不是更浪費電能與金錢嗎?那...乾脆買電爐算了;
但最重要的重點是...,近期因塑化劑風波的產生,
才漸漸有消費者開始會去重視的問題,
先前因些許的價差而不聽取我建議的客戶們,
現在漸漸要我去幫他們將PB管這種塑膠製造的熱水管路換掉,
為什麼呢?感謝DEHP(塑化劑),因為有它所以最近工作滿滿;
塑造容器在貯存水性飲品或油性食品時,常溫下就會微量釋出DEHP,
再者不管是HDPE、LDPE、PVC、PE、PVDC都會溶出塑化劑,
於水的常溫20度c開始到達40度c開始漸增,進而再到60度c再倍增,
甚至於80度c時溶出的塑化劑量則是60度c的14倍之多,
在此使用塑膠製造之管路來充當熱水用管,就已將釋出之塑化劑混於熱水中,
以致於洗澡時或多或少時經由皮膚接觸而為人體所吸收了,
然而整條塑膠製的PB管一直存於儲熱桶中的話,不就像在煮整桶的塑化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