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工程的重要性

文章日期:2010-12-29 07:50

一棟房屋的建設過程,於此就不多說明,單以管路工程部分為討論,

房屋大抵有3種管路配管,1冷水用配管、2熱水用配管3、電線用配管(含通信、電力線)

 

1冷水用配管:大多以PVC材質為主,也就是PVC厚水管(俗稱的塑膠水管)

 

2熱水用配管:大多以SUS304#為主,台灣目前使用是以車牙管為主流;偶有

                          發現部分建商會在房屋設計時有設計管道間,其熱水用配管

                          是使用壓接管;然而也曾有部分廠商使用的是鍍鋅管,造成

                          常見的熱水流出時有紅紅的雜質,即是熱水管已經繡蝕

                          導致居家壁面有漏水滲漏或壁癌情形發生。

 

3電線用配管:亦是使用PVC材質為主,但不同於冷水用配管的是為塑膠

                          薄管,用於穿配家用電力用線、網路通信用線等等,因不需

                          承受壓力,所以才得以使用薄管。

 

 

然而相較以往早年居家建設時,單只有配設冷水管,現在建築法規有明文規定房屋建設必須配設熱水用管(或太陽能用管)至頂樓

早年每戶居家未曾有過加裝時下的加壓機馬達,因為早年家用配管基本上都最至少是於使用3/ 4” (6)管徑的配水管,甚至是1”(英吋)以上管徑,

流體力學裡有說明到管徑越大則流量越大;然而時下房屋建設頂樓何以常見加壓機馬達呢?

 

建設公司將工程發包給營造廠,而營造廠再將其管路工程交給旗下管路工程人員or再發包給其他管路工程人員,過程問題出現於未明確規定配設管徑的大小,一層層過程到了最後的施工人員手上,或許是為了降低成本or其他因素,

不再配設較大管徑之用管,改而使用較小3/8"(4分)管徑之用管才能從中獲取利潤,導致房屋建設完工之後,於試水時發現水壓過小不符使用,如有接頭部分更小的衛浴設備更是嚴重,進而使管路工程人員在頂樓的冷水注入口處加裝加壓機馬達,以增強室內用水之水壓;

 

改善了用水壓力是沒錯,但是進而後續產生的問題是由購買的消費者所承擔,

使用加壓機馬達之後,凡是只要開啟任一用水設備時,馬達即啟動電源強力輸送水源供使用,單單一個洗手動作而已,比平常耗去更多的水不說,且還必須耗電啟動馬達,每項耗電器材於使用時,啟動電流比連續使用時所耗更大上許多;不單洗手、沖馬桶or其他用水時較浪費水源,其加壓馬達運作時所釋出之壓力,亦必須由居家內各項用水設備來承受,造就爾後時常損壞漏水需更換;

 

再者看不見的壁內管路亦必須承受其釋出壓力,倘若施工時有所小小缺失,

長時間使用下來或再因像地震因素,而致使冷熱水管出現接合處滲水,

這都是消費者們爾後所必須承擔之問題。

 

頂樓或其他樓層所見的冷水or熱水管為注入口,連接水塔之冷水與各項熱水器之熱水呈直線落下過程當中再分支至每個樓層提供使用,直線的部分就有如是一棵樹的主幹,然而分支部分就如同樹枝一般,主幹部分已過小了又何以能分流給其他分支部分使用呢?然而最終出口部分的各項用水(衛浴)設備就像樹葉,又怎能好好的使用呢?

 

已是購買使用的房屋就不多論了,畢竟都已成事實,如果是自己有土地要建蓋房屋的話,冷熱水的管路工程豈能不重視嗎?

 

以下圖示提供參考,製圖功能不佳請多海涵

居家冷熱水管路 剖面示意圖(簡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御選太陽能熱水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